“這個治療真舒服,像按摩一樣,睡一覺就完成了。”3月20日,正在德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科進行第5次“體外反搏”治療的王大娘說道。這個讓她贊不絕口的“體外反搏”治療,便是該院近期開展的新技術,可以幫助廣大心腦疾病患者“躺著”治“心”病。
3月6日,76歲的王大娘胸口一陣陣刺痛,隨后疼痛加劇。家人趕緊帶她前往德州市中醫院就診,接診她的心血管科主任醫師楊麗萍結合其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以及臨床癥狀,高度懷疑是“冠心病”。果然,冠脈造影術檢查顯示王大娘確為冠心病雙支病變,其中一條主干通路已狹窄70%-80%,一旦出現急性閉塞,極易導致嚴重后果。當楊麗萍向王大娘詳盡解釋手術方案時,王大娘卻十分抵觸手術。
“或許,你可以嘗試進行體外反搏治療……”楊麗萍介紹,這是一種治療缺血性疾病的無創性輔助循環技術,患者只需躺在治療床上,通過包裹在四肢和臀部的氣囊,在心臟舒張期對氣囊充氣加壓,促使肢體動脈的血液驅返至主動脈,使舒張壓明顯增高,為心臟增加血流,降低心臟后負荷;在心臟收縮期氣囊迅速排氣,壓力解除,促使主動脈內收縮壓下降,最大限度減輕心臟射血期阻力,血液加速流向遠端,有效減輕和消除心絞痛癥狀,改善機體重要臟器的缺氧、缺血狀態。
“躺著就能治病?”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王大娘決定試一試。出乎她的意料,第一次治療剛開始幾分鐘,王大娘便安穩地睡著了。待45分鐘的治療結束后,王大娘明顯感覺腿有勁了!心胸也舒暢了!
“體外反搏治療的優勢是物理治療,無副作用、無創,隨治隨走、價格實惠,適合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輔助治療,尤其適用于合并冠心病多支病變、糖尿病心肌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多次支架或搭橋后仍反復心絞痛以及主觀不愿接受介入及搭橋治療的患者。”楊麗萍表示,自該技術引進以來,科室已成功為眾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了體外反搏治療。患者普遍反映,經過數次治療后,能夠明顯感覺到全身輕松、睡眠改善、步伐輕快、疲勞感消除等顯著效果。今后,德州市中醫院將繼續致力于引進更多先進的治療技術,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專家簡介
楊麗萍 主任醫師。畢業于山東大學,兼任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血壓學會分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急診委員會委員,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介入心臟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等。2023年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進修心臟重癥、2010年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進修心內科及心臟彩超。完成山東省“西學中”系統學習,獲得結業證書。曾獲山東省醫保優秀醫師、德州市醫學會優秀醫師、德州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能熟練掌握內科常見疾病診治,擅長高血壓、冠心病診療,尤其對難治性心衰、心律失常及心內科急危重癥診治有豐富臨床經驗。
門診時間:東院區二樓心血管科專家門診周二全天
轉自德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