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頸椎疼……這些老毛病讓我苦不堪言,早知道有‘督灸’這么好的中醫藥療法,我就不用受這么多年的罪了!”近日,40歲的王女士再次來到德州市中醫院治未病科進行“督灸”治療。說起這一療法,王女士贊不絕口。
“近幾年,病情反復發作,疼得厲害的時候,我就開著電褥子捂一捂,可總歸是治標不治本。”王女士回憶,之前她注意到德州市中醫院開展的“督灸”療法,咨詢過醫生后,了解到該療法具有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散體內寒氣作用,適合自己的病情。
“夏季,人體的表皮組織呈打開的狀態,百脈暢通,是祛除陰寒病、風濕骨病的最好時機。而督脈是全身陽氣的總開關,在督脈的脊柱段上運用經絡、腧穴、藥物、艾灸的綜合作用,施以隔藥灸,能充分發揮溫腎壯陽、行氣祛瘀、拔毒散結、祛寒利濕、通督止痛的功效。”治未病科主治醫生張佩用手沿王女士頸椎撫摸,明顯有條索狀硬結,建議她試一試。
沒想到,前后僅治療了3次,王女士的癥狀不僅明顯減輕,全發作次數也大大減少。7月初,王女士又預約了該院的“督灸”治療,打算“乘勝追擊”,徹底擺脫頸椎腰背疼痛。張佩提醒王女士,“督灸”當天切勿洗澡,以免感受風寒之邪;回家后多喝溫開水,近幾天忌食海鮮類、羊肉、韭菜、辣椒、香菜等辛辣食物。
“‘督灸’是中醫傳統外治療法之一,與脊柱相關性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骨性關節炎、骶髂關節炎等疾病治療有獨特效果。”張佩介紹,除此之外,像月經不調、痛經,或氣虛導致的感冒、乏力、睡眠差,以及風寒、濕邪導致的頸、肩、腰、腿等關節疼痛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都可采用“督灸”的方式進行調理。
專家簡介
張佩 治未病科主治醫師。師承于馬淑然教授,擅長應用元氣形神針法治療腰背筋膜炎,及針灸、浮針、小針刀治療頸椎病、腰腿疼痛,肩周炎,肩袖損傷,針藥結合治療頭痛、面癱,小兒推拿治療小兒肌性斜頸等。
坐診地點:東院區一樓治未病科
電話:0534-7905177 治未病科
轉自德州晚報